User Story 對 UIUX 的重要性
在 AI 產業與數位產品設計領域中,「使用者體驗設計(User Experience Design, UX)」早已成為核心要素。而在 UIUX 設計流程中,User Story(使用者故事) 一直是 UIUX 設計師、產品經理(PM)、開發者用來理解與定義使用者需求的重要工具。
User Story 不只是寫給工程師的開發需求,它是設計與使用者之間溝通的橋樑,讓我們能站在使用者的角度,精準定義需求與解法。尤其對 UX 設計新手或正在準備 UX 求職的朋友來說,理解如何撰寫與應用 User Story,將有助於你在設計作品集中清楚說明使用者導向的思維方式,也能在面試中展現你對產品設計流程的掌握。當 PM 有功能需求的話,也會在 PRD 需求文件中寫到 User Story 做為一個摘要,再來詳細寫細節,以利和 UIUX 設計師,工程師等產品開發成員說明專案的目標!
什麼是 User Story(使用者故事)?
使用者故事的定義
User Story 是以使用者為中心,描述一個使用者想要完成的目標,以及其背後動機的敘述方式。它常被用於敏捷開發(Agile Development)中,作為將「使用者需求」轉化為「具體功能或設計策略」的工具。
User Story 最常見的格式為
作為一個 [使用者類型],我希望 [達成的目標],以便 [使用者背後的動機或需求]。
這樣的語句結構簡潔明確,能幫助 UX 設計師聚焦在使用者的實際需求與行為上,並避免過早陷入功能細節或技術實現的迷思。
如何撰寫 User Story 使用者故事?
以下是撰寫 User Story 的幾個步驟:
- 確定使用者類型:這可以是 persona(人物誌)中定義的角色,如果是後台管理平台,也可以是管理平台中的角色,例如「首次使用 App 的新手使用者」、「管理後台的店家業者」等。
- 明確行動目標:使用者希望完成什麼任務?例如「上傳商品照片」、「預約服務」、「查詢訂單」。
- 釐清背後目的:使用者為何要這麼做?目的可能是「快速完成流程」、「減少錯誤」、「節省時間」。
範例:
作為一個首次使用我們平台的新手使用者,我希望能夠快速了解如何操作首頁,以便能順利完成註冊與下單流程。
這樣的描述讓我們清楚知道使用者的角色、需求、與設計上該注意的體驗要素。
User Story 範例與 UX 中的應用
實際使用情境
讓我們來看一個內部管理系統的設計情境:
User Story 範例
「作為一個廣告業的素材管理者,我希望能快速將素材與投放連結自動配對,以便在減少人為複製貼上的錯誤、並且大幅提升工作效率。」
這則使用者故事幫助設計師聚焦在「快速」、「減少人為失誤」、「自動化」等設計目標上,可能引導出設計上的優化如素材與投放連結配對的設計、綁定流程等功能。
在 UX 設計中的實際運用
- 設計更好的 UX 流程
- 使用者故事讓設計師能針對具體需求,設計出符合使用情境的使用流程與介面操作。
- 透過角色需求,幫助設計優先順序排序。
- 使用者故事與使用者旅程(User Journey)的關聯
- User Journey 是描述使用者整體互動過程的視覺化地圖,而 User Story 是建構這張旅程地圖的基礎資料。
- 每一則 User Story 都可能對應到一段 User Journey 中的 touchpoint(接觸點)。
- 優化 Wireframe、Prototype 與 UI 設計
- 將 User Story 納入設計文件,有助於與開發團隊或業主溝通每個頁面的設計目的與使用者目標。
- 在進行 Prototype 測試時,也能更清楚知道要驗證的使用者需求點。
「INVEST」原則:提升 User Story 的品質
為了讓使用者故事更有價值,我們可以運用「INVEST」原則來檢視每一則 User Story 是否具備高品質的特性。
I – Independent(獨立性)
每一則使用者故事應該能獨立存在,不過度依賴其他故事的完成。這可以幫助團隊在敏捷開發中靈活安排優先順序,以防一個 User Story 涵蓋太多任務會太龐大而影響開發時程。
N – Negotiable(可討論)
User Story 並不是死板的規格,它應該保留討論與調整空間,並且確保需求是符合使用者期待或是解決他們相對應的痛點,讓設計與開發團隊能共同參與定義與實現方式。
V – Valuable(有價值)
每則使用者故事都應該對使用者或商業目標帶來實際價值,例如在提升效率、降低犯錯,才能成為設計與開發的依據。
E – Estimable(可估算)
將 User story 寫完後,PM 也可以依據設計、開發來估算所需的工作量與資源,方便規劃與排程,因為設計與開發資源有限,PM 彼此之間也會需要協調每一個任務,完成每個 User story 的時程與先後順序。
S – Small(小範圍)
為了利於開發與驗證,每一則故事應該聚焦於單一任務,範圍不宜過大,如果裡面涵蓋兩個任務以上,可以拆成多張任務來執行,同一個任務若比較大,也可以透過切 Milestone 的方式讓功能可以逐步上線。
T – Testable(可測試)
最終,每一則使用者故事都應該能夠被測試或驗證,例如透過使用者測試、A/B Test 或使用數據分析來檢視成果。
使用者故事的價值與未來發展
User Story 是 UX 設計中非常實用且必備的工具,不論你是產品設計師、UIUX 新手、正在準備轉職的求職者,或是想強化自己作品集說服力的 UX 初學者,理解並熟練撰寫使用者故事都將大大提升你的專業能力。
它不僅能幫助你更深入理解使用者需求,還能優化 UI 設計流程、增進跨部門溝通效率,並促進產品與市場的連結。在 AI 與數據驅動設計越來越普及的今天,未來的 UX 設計趨勢將更重視「使用者導向的系統思考」,而 User Story 將成為設計與策略規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。
如果你正在打造自己的 UX 作品集、準備 UX 設計面試,或者是學習如何從零開始進入 UIUX 設計領域,建議你在每個專案中都練習撰寫至少 3 則 User Story,並思考它們如何影響你最終的設計決策。這不只是讓作品更有說服力、幫助你建立起設計思維的邏輯與深度,也能快速幫助閱讀設計前更有方向的來理解你的設計!
延伸閱讀
- Flow Chart 流程圖是什麼?UIUX設計師為什麼要會畫?
- PRD 是什麼?如何撰寫 PRD 產品開發文件? PM 與 UXUI 設計師的 10 個 Wireframe PRD 撰寫規則與範例
- Figma 教學:新手UIUX設計師快速上手的入門指南